防御性驾驶五大核心原则:预估风险、放眼远方、顾全大局、留有余地、引人注意
掌握防御性驾驶技术,能帮助我们不主动造成交通事故,不被动涉及交通事故,远离交通事故,避免悲剧发生。
认识五大核心原则——预估风险、放眼远方、顾全大局、留有余地、引人注意,是掌握防御性驾驶技术的第一步。
提前预估风险
驾车时要根据天气、路况及目测的事故等,提前分析可能会对驾驶造成的潜在威胁。
如雨天在十字路口遇到行人或机动车等闯红灯,高速公路出口,遇到车辆突然减速、变道,超车时会遇到被右侧车辆遮挡住右前方的视线,车辆碰撞或失控后,驾乘人员经常会被甩出车外。
如果驾驶人能够做好风险预估,提前采取措施,就可以较好防范。
放眼远方,做好15秒距离判断不可预估的风险
防御性驾驶技术要求:驾驶人要时刻扫视15秒以外的情况。
因为实验表明,正常驾驶中,从获得视觉线索,到判断是否有潜在危险,再到如何处置,这一过程需要6至8秒左右,而从决定到操控车辆,还需要6到8秒。
怎样判断15秒的距离?
要遵循乘4法则:比如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至少需要看到400米远的地方。
预估风险是针对可预见的风险,比如今天下雨,就一定能遇到积水路段,因此要减速慢行。
而放眼远方是针对不可预估的风险,比如通行良好的路面,是否能出现其他车辆、行人散落的物品是否会形成路障,这些路障哪些是危险源?是远还是近?是静止还是移动等。
顾全大局
洞悉四周,保持4秒跟车距离,每5~8秒扫视侧、后视镜——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掌握好自己的安全地带,辨别车辆四周相关和不相关的物体,重点注意潜在的危险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为了能够及时停住车,车辆任何时候都与前车保持合适的跟车距离并注意后车。
根据实验数据,与前车保持至少4秒的安全距离能避免交通事故。
同时,避免与两边的车辆并排行驶,保证前方及左右至少一侧,可作为逃生路线。
另外,司机要养成看倒车镜及后视镜的习惯,保证在紧急时刻可以变更车道,一般5~8秒钟用余光看一次就够了。
视线灵活,避免紧盯目标2秒以上。司机开车过程中需要保证视线的灵活才能及时发现险情。因此,需要避免紧盯同一个目标2秒钟以上,不发呆凝视、不专注凝视,更避免分心。
由于大多数人边缘视觉为180度,但能看清并记忆的仅中心视觉的3度,保持眼睛移动能扩大视野。
另外大范围观察也会帮助司机得到大多数的道路信息,为险情做预警。
留有余地
留有余地,观察前后左右360度全范围——开车过程中,交叉、并线多是事故产生的原因。驾驶员平时就应该避免在车群中行驶。如果无法避免,也将该在四周留出合适的空间。通过观察车辆的前后左右360度全范围,并预估他人的行为,判断超车、变道、刹车等带来的影响。
引人注意
引人注意,注意别人也让别人注意你——机动车上至少存在转向灯、刹车灯、双闪、喇叭等5种以上警告装置。在行车过程中,需要引起他人注意,然后注意选择合适时机变速、变道、倒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