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指南
如何在踩踏事故中幸存以及如何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一月一日只是普通的一天。
很遗憾的是,在这普通的一天的清晨,我要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踩踏,是一种极其原始的事故。每年东非大迁徙的过程中都有很多食草动物死于同类的蹄子之下。而人群的踩踏事故更是在史书上画下一个又一个血点。人类是天性爱群居的动物,人群就像磁铁一样对个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一旦人群聚集,并被街道、房屋、楼梯、栏杆压缩,危险就出现了。原本有序移动的人群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诱因而瞬间崩溃,这个诱因可能是一只断掉的高跟鞋、洒在光滑地面上的一杯饮料、一股气味、一句话甚至不需要什么明确的诱因。
人毕竟不是椋鸟和沙丁鱼,我们并没有进化出有效组织大规模人群有序运动的能力。
世俗和宗教节日、体育比赛、音乐会、逃难、赶地铁、学校下课,这些都可能成为踩踏事故的发生条件。
下图是虽然不是损失最大,但是最有影响力的踩踏事件之一——1989年4月15日的英国希尔斯堡球场惨案,96人被活活挤死。
有记载死亡千人的踩踏事故包括:
1941年6月6日由于日军空袭造成恐慌,上千名重庆市民在涌入防空洞时因踩踏丧生。
1990年7月2日,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人群在通过一个地下通道时发生踩踏,1462人丧生。
2005年8月31日,参加宗教活动的人群在通过伊拉克一座大桥时,恐怖袭击的传言导致人群失控,约1000人死亡。
拥挤的人群有多大的能量?如果你被汹涌的人潮挤在一个不可压缩的物体上,比如一面砖墙、地面或者一群倒下的人身上,背后七八个人的推挤产生的压力就可能达到一吨以上。实际上在踩踏事故中,遇难者大多并不是真的死于踩踏,他们的死因更多的是挤压性窒息——人的胸腔被挤压的没有空间扩张。在最极端的踩踏事故中,人在遇难时甚至可以保持站立的姿态。
在这种情况下,急救手段显得爱莫能助,医护人员无法及时抵达现场,互救也几乎不可能。
2013年2月10日发生在印度阿拉巴德(Allahabad)踩踏事故的遇难者,丈夫想要保护妻子,但根本无力阻挡人群的力量。这起事件造成36人身亡。图片来自(AP PHOT/Kevin Frayer)
如何在踩踏事故中脱身
任何时候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应当观察周围,记住出口的位置,提前在大脑中规划撤离方案。
一旦你发现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的时候,切记不要停下,也不要硬挤,而是要一边顺着人流同步前进,一边向前进方向的侧方移动,直至移出人群。
双手握拳架在胸前,就像拳击手的防守姿势,这样可以尽量保证胸腔不被挤扁。
注意脚下,千万不要被绊倒。
一旦摔倒,赶紧站起来。如果身边同伴摔倒,立即把ta拉起来。如果身边是儿童,把他们举过肩。
如果摔倒了没法站起,爬也要跟着人群前进的方向。如果无法移动,用手护住头部,蜷缩膝盖至胸前。不要俯卧和仰卧。
如何避免踩踏事故
然而,在踩踏事故发生现场,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不被踩踏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对于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不凑热闹。同时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凑热闹,不在在学校和其他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注意安全。
避免此类悲剧发生更主要的责任在于政府。
在可预期的人流密集地点制定拥挤预案。比如新年夜的外滩,人流可能从哪里来,预计有多少人,如何评估现场人数,一旦现场评估人流超过容量,如何分流继续涌入的人群,如何疏散人群。这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任何细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比如警力如何分配,控制人群使用什么措施。有时候警察的出现会安抚人群的情绪,而有时候正好相反,这非常微妙。2003年2月17日,美国芝加哥E2俱乐部,夜店中发生斗殴,保安使用了胡椒喷剂意图制止混乱。刺鼻的气味在拥挤的人群中引发恐慌,进而发生踩踏,21人死亡。
广场、车站、学校、医院和娱乐场所,这些公共设施的设计和施工要考虑到预防踩踏的因素。1883年6月16日,英国桑德兰市(Sunderland),很多儿童在观看演出时发生踩踏,183名儿童死亡。之后,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的公共娱乐场所都必须使用安全逃生门。这种门上装有一个横杠,不管这种门锁还是没锁,横杠上的压力达到某个数值,门就会自动开启。这个法案至今仍有法律效力。在我们的身边,一些外资的大型商场随处可见这种一个多世纪前的古老发明,除此之外,并不十分普及。
近些年,基于视频监控的人群拥挤防控措施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沙特政府为麦加引入了一整套高科技的踩踏预防体系,使得每年朝圣人群踩踏事故大幅度的减少了。下图为来自CROWDVISION公司的人流拥挤预警系统,图片来自BBC。
愿各位2015年平安。
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民众拥挤踩踏事故。截至目前,官方通报已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本该是欢乐的新年夜却发生如此悲剧,让人唏嘘不已。意识到危险时,奔跑、逃生,是人类的本能。大多数都会因为恐惧而“慌不择路”,引发拥挤甚至踩踏。那么遇到类似的踩踏事件该如何应对呢?
遇到拥挤踩踏事故怎么办?
在拥挤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前行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如果你此时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为此,专家特别提醒: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如果此时你正带着孩子,要尽快把孩子抱起来,因为儿童身体矮小,力气小,面对拥挤混乱的人群,极易出现危险。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1.切忌驾车穿越人群,尤其是群众情绪愤怒、激动或满怀敌意时。因为如果人群发动袭击,打破窗门,翻转汽车,自己可能受重伤。
2.倘若自己的汽车正与人群同一方向前进,不要停车观看,应马上转入小路、倒车或掉头,迅速驶离现场。
3.倘若根本无法冲出重围,应将车停好,锁好车门,然后离开,躲入小巷、商店或民居。如果来不及找停车处,也要立刻停车,锁好车门,静静地留在车内,直至人群拥过。
当你在城市遇到意外(三) 跟踪与反跟踪
朱江明 5月9日 09:43
分享
跟踪是一个非常刺激的话题,笔者甚至纠结过这些技巧是否应该将其普及。现代谍战片中跟踪与反跟踪的内容很多,有些技巧是来自于真正的间谍对抗。现实生活不会那么刺激,不会需要你飞车、抢直升机,但确实很多女性都经历过被人跟踪的情况。虽然大部分不会对你造成什么损害,却也足以把你吓出一身冷汗。
对于普通人而言,跟踪别人的需求并不多,需要更多了解的是反跟踪的基本知识。跟踪可分为专业跟踪和业余跟踪两种。进行专业跟踪的往往不是个人,一般是专业的治安或者情报机构。现在私家侦探也很多,他们也有能力实行专业的跟踪。
专业跟踪比较难以破解
专业跟踪者很少单独行动,最低的人员编组是两个。一般一前一后出现在被跟踪对象的附近,也就是说被跟踪者在行进途中被两个人牢牢地控制在一个区间内。为了避免被发现,此二人会交替跟踪目标。交替的过程基本是前方的人停步,等被跟踪目标经过后进行跟踪,后方的人去前方继续跟踪。
当然,这种跟踪模式并非一定是绝对的“一前一后”。高明的跟踪者喜欢在马路对面观察被跟踪者。跟踪者和被跟踪者形成一个三角形,两名跟踪者都能看到被跟踪者,跟踪者却很难察觉,当然前提是这条马路不能像北京长安街那么宽。
如果你是很重要的目标,那么跟踪你的绝对不可能只有两个人,至少有四个人不断地交替轮换的在你附近“吊着”你。个人要对付专业跟踪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超过两个人的团队。要想摆脱专业跟踪,通常需要你有自己的反跟踪团队。
反跟踪团队是对抗专业跟踪团队的最好办法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个人如果被跟踪团队“吊上”,确实很难发现和摆脱。因为不仅跟踪你的人的面孔在不断转换,他们甚至可能还会换衣服。但是有了团队就很不一样,因为团队可以在你的外围帮你发现有没有跟踪者,相当于“黄雀捕蝉螳螂在后”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反跟踪团队的介绍对你一点用也没有,这只是满足你好奇心的内容。
如果遭到团队的跟踪,普通人最多只能对付两人团队。记住,他们的行为模式是两个人“夹着”你走。要想摆脱,你应该果断向左右90度方向逃脱,这样你一旦跑开,他们只能衔尾追踪。在被前后两人跟踪的情况下,你应该果断地在十字路口逃跑。
单人跟踪才是普通人最常见的。
你应该感到庆幸,大部分普通人不会有被多人跟踪的待遇。一般你的对手只有一个人,而且他们往往不是专业的,可能只是个猥琐的汉子。在这里我必须强调,女性被跟踪的概率高于男性,因此我以下所讲的技巧更照顾女性的需要。
你可能因为貌美如花或者穿着性感被跟踪,也可能因为财富外露被跟踪,这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你要做好想法脱身的准备。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单人跟踪者的行为特点,大部分跟踪者都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所以他们并不是很难摆脱。也有部分具有一定跟踪技巧的人,这些人摆脱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先从这些人谈起。(作者注:如果你是女性的话,你的体力和体能往往不如跟踪者,这也是你的劣势。未来有机会将会继续深入探讨。)
单个跟踪者要想跟踪较长的时间,就需要不断的更换外观。因为人天生有一定的警惕性,很容易察觉出长期跟着你的人。一般最典型的办法就是穿脱外套的把戏,高级一点的跟踪者还会在外套肩部垫报纸,这样可以改变肩宽。
有些东西是很难改变的,例如鞋和背包。如果你感觉被跟踪,记住跟踪者的鞋和背包的款式颜色很重要。因为鞋很难压缩所以很少有备用鞋;而背包是用来放换装外套和其他配件的,也很少有备用。
当然会用这样把戏的人,具备一定的反侦察能力,要想识破他并不是那么容易。女性一般天生掌握一些反跟踪的技巧,例如变速走动。这可以把跟踪者从其他行人中筛选出来。一旦你确定自己被跟踪,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摆脱他。摆脱的基本原理只有两种:
让其了解到你察觉了他的行为,并且让他不敢继续跟下去;引诱他进入一个只能进不能出的场合,然后你迅速离开。
前者一条,很多女性自己都实践过,例如就近找个保安或者警察攀谈,并且用手指向跟踪者,这样跟踪者往往会知难而退。
第二种听起来则复杂的多,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发现自己被跟踪,那么就近找个商业大厦走进去。然后你去坐电梯,进入电梯后如果跟踪者也进入,那么恭喜你!他上当了!你此时只需要走出电梯即可,如果他也跟着出来立刻就会暴露,所以他很可能跟着电梯上去,你赶紧跑就是了。
如果他没有上当,不进电梯的话你就直接上去,然后在任何一层出来,坐另外一部电梯下来,或者走楼梯撤走,甚至可以找个地方藏起来。总之不要从原路返回,这样摆脱他的机率就很高。也许他会厚颜无耻的跟着你出来,你只要找个保安并且点破他跟着你即可。电梯技巧也可以用于地铁或者公交车等等。
最坏的情况是在夜晚行人稀少的情况下被跟踪。此时你首先需要打电话让对方听到你有人接,然后找个看起来还比较正常的男性跟他小声交谈。尽量征得他的同意,跟你一起走一段,再找机会脱身。走夜路千万不要贴边,如果路边突然跳出人来,你很难有反应时间。
反跟踪的技巧并不复杂,当然前提是需要你能够识别出跟踪者。这需要你保持警惕性,善于观察自己周边的情况,尽量多记住几个人的相貌外形和穿着打扮作为练习。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也能提高自己的安全系数。
罐头与刀 - 谈生存主义者
可以看到,生存主义者如果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概括,就是指一些随时为各种各样突发状况做好准备的人。如僵尸病毒(现实中的确有类似的狂犬病毒)、核战争、战乱、自然灾害、恐怖袭击。这些灾难现在并不仅仅会发生在科幻电影中,事实上在二战之后,核武器、生化病毒使得真正的世界末日变为可能。
就个人而言,我的生存观还夹杂了一部分宿命:既然当时我正在睡觉根本无法察觉,那么如果发生了特大级地震我的下场就是死,逃不过。无所谓,这点必须得放的开。
我大约是在2004年之后才确切的意识到自己的生存主义(Survivalism)倾向,当时我仅仅把这些倾向归结于自己的末世情结,至于生存主义这个名称和他所代表的群体,在那时我并不了解。这些现在看来属于生存主义的倾向最初有两个表现,第一个表现:每次去超市的时候我都要在卖罐头的地方站上半天,同时想象如果发生战争之类的灾难应该选择哪些利于保存的食品以便长时间储藏。而且有那么几次我居然就莫名其妙的买了不少罐头。第二个表现:我基本上是个凶器控,刀的爱好者(虽然买不起那些好刀最多YY一下...),房间里一定要有把刀(甚至餐刀都可以)。现在这一点已经升级到了最好是24小时身上都有刀的地步,不然就浑身不舒服。在这里顺便推荐一本书(有PDF电子版)叫做《旅人看刀》,或者其实它的名字应该叫做《野外求生刀》。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全面介绍了刀具的种类、构造、使用方法等等。
接着,我经常会计算家里的粮食储量和医疗用品,想象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家里的食物和水可以维持多长时间;我有过买防毒面具和军用头盔等想法,并且在网上了解了相关信息;作为一个僵尸电影爱好者,在《惊变28天》、《活死人黎明》等电影的熏陶下,我甚至开始想象如果爆发了僵尸病毒我应该怎么办,并制定了非常详细和周密的计划。为了加强代入感,我每次夜里起来都会望向窗外,幻想这是个僵尸肆虐的世界,我的逃生方案和补给路线应该如何;出门坐公交车或者在某些公共场合,我会观察周围的环境,谁有可能是小偷或者恐怖份子、附近是否有可疑包裹。代入则是培养生存习性的绝好渠道。《辐射3》、《潜行者》自然成了内存中的常客。
如果说上述杂七杂八仅仅是有生存主义的倾向而没有实际作为的话。事到如今我觉得已经到了去把他付诸实践的时候了。其实大家所关注的08年和以往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在电视上看见地震、雪灾,就和我们看见911、俄格战争、以巴战争一样。这些灾难每天都在发生,虽然我们心里总是会想:切尔诺贝利事故、恐怖袭击、地震这些个破事怎么可能发生在我的身上呢、我怎么会被炸弹炸到呢?大概也会有很多人以此去嘲笑生存主义者,认为他们都是些杞人忧天的傻瓜。
我想告诉这些人,在这个世界上,危机从来都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这并不是生存主义者唯一的精神动力。我们居安思危,并不是因为我们怕死,而是由于我们对人类的生命价值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判断。事实上无论是昆虫还是动物,几乎所有的生命无时不刻都具有极为强烈的生存危机感,它们随时警惕着被猎食者杀死。这种危机感是一种信念,是一切生灵都无法或缺的一部分。人类也只有在危机之中才能真切的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事物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具备最基本的意义。如果我们总是迷失在社会的安逸之中,扮演着既定的角色,便彻底丧失了生存的危机信念,丧失了人之为人的一部分。比如在描写核灾难的《辐射3》的世界里,人类会为了抢夺一瓶干净的水去发动全面战争。如果你不愁吃,不愁穿,那么你在喝一杯水的时候便根本不会心怀感激,你在进食的时候更不会细细品尝。你永远无法体会水究竟有多么珍贵、世间的万物和你的生命是如此的来之不易。我们的祖先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心存感激,是因为在那个时候,所有的食物都是自己亲手播种或是自己狩猎的成果,每个人都经历了获取生命需求的整个过程,无论是饭前祷告还是其他的任何宗教形式,都充满对神灵的敬意和对自然的敬意。中古的魔法和信仰追求其实无关传统意义上理性对本体的执着,而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洞悉万物真名的感知方式,是融入自然的法门。但是,社会的发达和高度分工最终使人们缺失了这一切心灵上的体验,使得人类社会与地球完全脱节。那些发内内心的自然信仰也会被拜物教和迂腐的唯物主义者当成单纯的迷信而百般嘲笑。现代社会的腐朽在于一切事物的本质都被工业社会所异化,物欲的膨胀让一切事物都丧失了它应有的价值。就连信息也包含在内,在爆炸的时代变的毫无意义,刚出炉就被扔到垃圾桶里(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本来就是垃圾)。人们大概想象不到在世界毁灭之日,那些幸存者通过模糊的电台收音机窥探外界的艰辛与感激,更不会体会到当工业社会在面对灾难的时候,那种根本不值得一提的脆弱。
如果说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人生观是工业社会的悲剧,那么与之相对,生存主义则是对自我生命最大限度的掌控(注:艺术是对自我精神最大的掌控)。所以很多生存主义者甚至希望灾难降临到这个世界,从而让自己的生命意志得以发扬光大。对于他们来说,死不是问题,在死之前做过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就像生存狂的游戏《辐射3》所表现的一样:从101避难所走出来的那一刻,你将满怀激情的踏上自己的死路。
我们从小心中就有一种情结,一种末日情结。
每每路过废墟时,我们的心中会感到一阵慰籍
我们知道,繁华的都市不是属于我们的舞台,那是娇嫩花朵们的暖房。
我们每天在这个浮华、虚伪、软弱的城市中等待着,
我们在旁人白痴般的嘲笑声中做着准备,
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这个城市的末日,花朵们的末日。
无论是天上降下的是炸弹还是伞兵,
无论涌来的是洪水还是坦克,
我们会倔犟的活下去。
活下去不是为了证明我们的生命,
而是为了证明我们的信念。
附资料:
在冷战时期,处于核威胁的美国人有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其中一些人认为世界大战将要爆发、人类将要灭亡。他们开始着手为这个事情做准备,希望到时完全依靠自己在荒凉之地求生。这群人被称为Survivalism,在国内被翻译为生存主义、生存狂或者生存偏执狂。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是生存狂的却依然大有人在。现在他们不光担心核子战争,还担心恐怖主义、外星人袭击地球、陨石撞地球、甚至是僵尸病毒等等,总之他们就是一群杞人忧天的家伙!尤其是911之后,生存狂的数目开始激增。美国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存主义者社团,但是即便如此这些人在美国仍然是非主流。笔者和一些在美国的朋友聊天,他们都没有听说过这种人的存在。对于公众而言恐怕生存狂组织基本能跟邪教组织或者神经病划上等号。1987年有个名叫罗伯特.加里.塔许纳(Robert Gary Taschner)的生存狂,在艾斯康迪多市(Escondido)的寓所内搞了个防核子掩体,并且藏有大批武器和爆炸物。警察包围了其寓所,此人拒绝投降并且对警察开枪,枪战中1名警员殉职此人则被当场击毙。(这家伙可以做我的精神领袖了--不祥之子注)
当然这只是少数生存狂的极端情况,大部分美国生存狂是无害的,他们只是杞人忧天,而且积极的为天塌下来之后的生活进行准备。一个标准的生存狂首先需要有强壮的体魄,为了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生存狂一生都会苦苦的锻炼身体。其次生存狂要终身学习知识,医疗、地理、建筑、军事都要懂点,还要会掌握缝纫、烹饪、建造房屋、野外生存、射击等基本技能。所以生存狂大多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大部分生存狂都受过良好高等教育并且出身清白的白人。作为一个生存狂,注定一生不求最好不求最贵,但求最安全。生存狂从来只穿纯棉或者斜纹布制成的衣服,因为它们防火。生存狂不喜欢去人多热闹的地方,比如演唱会、夜总会。因为人多拥挤的地方容易发生踩踏和恐怖袭击。生存狂尽量不坐飞机,因为他们感觉在空中生命不由自己控制,最重要的是坐飞机武器无法随身携带,这会让生存狂感觉很不自在。
生存狂们有一个概念叫做EDC,这当然不是陈冠希的英文名的缩写,而是英文EVERY DAY CARRY 的缩写,就是每天必须都要带的东西。虽然每一个生存狂的EDC都会有所不同,但是有一样是必须有的---刀。他们相信即便什么都没有只要有把刀,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可以用刀砍柴火取暖,或者用来狩猎然后把动物切开吃掉。当然标准的生存狂随身绝不会只带一把刀的。除了刀子之外,生存狂必带的装备是取火工具,人类学会利用火之后才开始跟其他动物不同。生存狂当然深知这点,因此起码要带上一个防风打火机。对于骨灰级的生存狂而言打火机和火柴都不可信赖,他们生火工具是镁块。这是一种轻便而且可靠性极高的东西,基本就是一块镁金属加上一根引火棒,使用的时候先用刀子把从镁条上削一些镁粉下来然后摩擦引火棒就能打出火星,点燃镁粉。这种工具即便是海水泡过也可以使用,一小块就可以点火上千次,对于生存狂而言这才是最可靠的。除了这两种必备的工具之外,生存狂的背包中还有急救包、收音机、手电筒、绳索、记事本、地图、罗盘等工具。这和一般的户外探险者的装备几乎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户外运动者出去探险远足才带这些东西,生存狂却每天带着上下班、约会、接孩子。
以上种种只是生存狂每天拿着的工具,标准的美国生存狂都有地下避难所。当然很多美国人的家里都会有地窖,因为美国每年都要按购置住宅使用面积征收房地产税,可是地窖、壁炉、阁楼、烟囱不算使用面积不用征税。所以美国人都爱挖地窖储藏点东西或者干脆住在里边。生存狂的地窖自然与众不同,他们往往会用钢板加固地窖,甚至干脆把一个装甲箱子埋在地底下当避难所。装甲地窖内设有空气循环系统和自主发电设备,并且在里边储藏了足够几年用的食物和水,保证即便在核污染环境下还能活几年。事实上这是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食物和水都会过期,所以要定期更新这些东西,搞不好一年还有哪么几个月要吃罐头过活免得浪费。为了避免几年都吃罐头,很多生存狂还有溶液没培养装置,用来生产蔬菜补充维生素。生存狂的地窖除了结实以外,还要尽量隐蔽,所有通风口和出口都要精心伪装好,免得被敌军、恐怖分子、外星人或者僵尸恐龙什么的把老窝端了。除了藏好之外,生存狂也有斗争的准备,他们会在地窖里边藏了不少武器,被击毙的那位老兄不就是这样吗?什么刀子?那是切割工具,根本不算武器。生存狂要求的武器必须是大威力的,因为敌人不一定是人类也许是僵尸。所以美军现役的小口径步枪不是生存狂的首选,生存狂普遍喜欢用苏联的AK47系列或者美军装备的M-14中口径步枪。中口径步枪的好处是除了用来防身之外,等外面相对安全的时候还能用来打猎改善伙食。除了步枪之外,生存狂一般都会有霰弹枪用来近距离防身,在电影中这是打僵尸的利器,近距离一枪消灭一只僵尸。手枪当然也是必不可少,不过根据生存狂偏爱大口径的习惯,一般要点四五口径手枪才够派头。至于机枪或者狙击步枪,只要条件许可,当然是多多益善。除了枪之外,爆炸物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雷管、TNT、导火索在骨灰级的生存狂地窖里边少不了。以前美国警察搜查某生存狂住所的时候还抄出了迫击炮、榴弹炮一类的大杀器,当然这种东西在生存狂中也是非主流的。生存狂一般都有强大的无线电电台,主要作用并不是为了通讯而是为了在地底下避难的时候了解外面的情况,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手机、电话、互联网什么的肯定都没了,唯一还存在的就是短波通信。只要打开电台就能知道外面的情况到底如何,如果说什么信号都没有,那说明地球上人类大部分都完蛋了,这不正是生存狂们日夜为之准备的状态吗?要准备这些成本是在所难免的,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要购置齐全生存狂的装甲地窖中所有装备和物资,最少要20万美元。穷光蛋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生存狂的。
生存狂在美国虽然是非主流人群,美国电影却似乎特别青睐生存狂的主题,几乎每年都能看到一两部。比如去年上映的《我是传奇》就是个典型的生存狂电影,威尔.史密斯饰演的主角是纽约最后一个人类,其他的市民都变成僵尸了。他天天就住在装甲保护的寓所内,跟一只狗相依为命。这是典型的生存狂状态。
除了这个之外,生化危机等僵尸肆虐地球的片子也是标准的生存狂电影。还有一部当今大红大紫的马特达蒙早期主演的生存狂喜剧电影,内地流传不光,港台翻译为《男人三十憨居居》,片中讲述主角的父母为美国国防部专家,冷战期间自己家地下有个核避难所,一次空难主角父母误以为核战爆发,躲入避难所。30年后主角已经30岁,被派到地面去探查核污染情况,搞出很多笑料。片中对于核避难所的描述深得生存狂的精髓。
现在美国热播的电视剧《迷失》,其中一个主角(当然是指John Locke--不祥之子注)也是典型的生存狂。此人遭遇一次意外后下肢瘫痪,终日坐在轮椅上。但是身残志不改,仍然坚持生存狂的理念要去澳洲打猎锻炼自己。飞机坠机在荒岛后,主角居然恢复正常。从行李里边拿出装备帮助难友在荒岛生存,也算修得正果。
美国生存狂文化受基督教影响甚大。基督教义中的末世情节是生存狂的精神来源,从生存狂的成分而言也多是美国传统白人家庭,有色人种少数族裔少见。由于美国社会高度发达,即便普通市民的生存意识也远远高于我国,青少年从小能接触野外生存探险的培训还有诸多童子军一类的生存训练组织存在。自然对于生存问题格外重视,笔者认识一位美国华裔警察,刚到美国的时候感觉美国很乱,每天晚上都有警笛声嘶鸣。但是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却了解婴儿窒息和老人忽然昏厥是自然想象无法避免,没有警笛嘶鸣反而不正常。其后更投身警界工作,即便是下班的时候身上也要跟生存狂一样带上一把折刀以备突发事件。
生存狂之所以在美国诞生是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并且是其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随着国内近年来经济上升,自然灾害频发。国人也对生存非常重视,各种户外运动装备和产品热销,有些人更效法美国生存狂在家中囤积物资,备战备荒。在网络上也有专门的生存狂讨论区,大家互相交流经验。当然由于国内高度密集的城市人口,大部份人要想如美国生存狂一样深挖洞广积粮是不可能的。拥有可以杀死僵尸的大杀器更加是违法犯罪自讨苦吃。但是从积极的意义而言,生存狂文化可以让更多的人掌握生存技能和知识,面对如这次地震这类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时,可以在政府的救援队赶到之前就实施自救,囤积的食物和水也能马上拿出来使用。如果还备有药物和急救装备更加是雪中送炭。相信随着国人的整体生活水平与素质渐渐提高,人们对防范自然灾害认识的提高,国产生存狂的数目也会与日俱增的。
“大隐隐于市”
如果不是已经与杰克约好的话,科尔勒是绝对不会注意到他的。杰克中等身材,极瘦,穿一件普通的黑色T恤和咔叽布裤子,上面看不出任何品牌。“永远不要吸引别人的注意”,这是杰克对科尔勒说的第一句话。与记者想象的不同,杰克不是什么愤世嫉俗的越战老兵,而是一位27岁的自由艺术家,专门从事图形和唱片封面设计。科尔勒给他打了十几次电话并且经历了一次爽约后才最终约到他。让科尔勒不解的是,杰克居然生活在纽约,这本应是生存主义者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
“8 年来我没有在餐厅吃过一顿饭,很少去公共场所。我从不看电视,它只会误导大家。灾难发生时电力公司、电话公司都指望不上,因此我自己准备了发电设备和通信器材。你也不应该过分依赖超市,所以我储备了大量冷冻食品”。杰克随身带着一个白色的塑料购物袋,里面装着他的应急物品,包括多用工具盒、抗生素、绷带和一把长刀。他的家在市郊一处偏僻的地方,房子本身就是一个城市伪装的杰作。“从外面看去它好像没人住一样,你经过它时绝对不会看第二眼,就像我一样。”杰克还在全市找好了几个藏身之地,如果再次发生类似于“9·11”的事件,他可以就近躲到其中一处。
“ 许多人认为生存主义就是整天拿着把枪趴在屋顶上,忧心忡忡,怀疑一切,事实并非如此,但如果真的到了那步田地,我也会那么做的。”杰克说这座城市里至少还有60个象他这样的生存主义者,他们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下次见面时我们就不认识对方了,不要给我打电话,”临走时他对记者说。
从“卡桑德拉”到“生存主义者导师”
过去6年间,阿托恩·爱德华兹一直把纽约世贸中心称为“核弹的最佳弹着点”。此外他还发表过其它耸人听闻的言论,例如早在1999年他就说过有人在阿富汗某地建起了一个生化武器工厂,向美国发动袭击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当时人们都把他称为“卡桑德拉”(希腊神话中特洛伊国王的女儿,具有预知未来的禀赋,但命中注定不为人所相信),没想到“9·11”验证了他的预言,他也一下子成了明星,9月11日当天被四次请进电台直播间。
阿托恩只穿粗斜纹棉布和高织棉衣服,因为它们能最大限度地防火。他的手上一年四季拿着一件夹克,以便在遭遇生化武器或“脏弹”袭击时能够减少皮肤与空气的接触。他的左腕上还戴着一个自制的6英寸宽的皮质“护腕”,里面的夹层里装着一个小记事本、一支钢笔和一块潜水表。此外他还背着一个12磅重的应急包,里面有18种不同的工具,“它们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救你的命,例如钳子可以关掉煤气阀”。
阿托恩在纽约当地的生存主义者中是个很有号召力的人物。1989年,他成立了一个名叫“准备网络”的非营利性组织,不仅呼吁人们要有危机防范意识,而且传授应付突发情况的“即兴自救方法”。他还招募了16名导师,和他一起倡导城市生存主义。阿托恩的计划是把“准备网络”建成“联邦紧急事件管理局”的民间附属机构,在灾难发生时减轻民众的恐慌和损失。他经常说:“每次离开家门时都得做好不再回来的准备。”
信徒越来越多
如今,许多美国人已经不再认为生存主义是一种边缘的生活哲学,而是把它作为恐怖主义时代的处世态度。前来听阿托恩讲座的观众越来越多,目前已经超过了 2000人。他自己设计的一种防烟头罩也卖出了400多个,“如果世贸中心的人有了它,许多人就能幸免于难”。不少听众向他请教“如何活得更安全”。例如一位富婆表示“不管你推荐什么我都会去买”,他告诉她去买一把“泰瑟枪”(可以发射一束带电镖,使人暂时不能动弹的武器),一套太阳能应急照明设备,一台带信号放大器的20波段无线电扫描仪,一套溶液培养设备(用来自己种植蔬菜)以及一台磨(自己磨面)。结果她全部照办,现在“感觉踏实多了”。与她相比,宾夕法尼亚州一位名叫克雷顿的男子则显得更有创意。他在地下建了一个二层阁楼,里面储存了够烧5年的木材,而且它的烟囱和通风孔也设计得十分隐蔽。“如果社会垮了,没有人会发现它的”。
目前,阿托恩正在写一本书,来介绍新生存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简单点儿说,生存主义的实质就是每次当你离开家门时,都要为不再回来做准备。”书中介绍了许多关于如何应付火灾、洪水、核爆炸等灾难的技巧。与联邦紧急事件管理局印制的《自救手册》不同,阿托恩的书更强调人在求生时应该充分发挥智慧,“现代人对于技术过分依赖,如果他们拥有穴居人的生存技能,就可以从容面对任何灾难了。”(摘自美国《纽约时报》)
关于忽视自身身体素质及积累野外生存经验的问题!
各位兄弟都在为未知的灾难及困难做准备,这PSK装备或多或少都收集了。
不错这装备是能提高个人的“生存几率”但是它却不能提高你“个人的生存能力”。这能力包括:体力,经验还有各方面的生活常识。。。。
你准备了一大包生存工具,可是等事发之时发现自己跑不动了。。爬不动了。。背不动。。才跑一段路就头晕眼花,气喘吁吁。。甚至不知道往哪里跑。。那请问在这种状态下,你如何还能谈生存。
也许你会说真到了关键时刻会爆发你的小宇宙,激发生命的潜能躲过一劫。可是据我个人的经验及收集的资料总结。平时缺乏锻炼的人就算零时性激发身体潜能等事发过后身体也接近崩溃甚至死亡。特别是平时心脏没有受到锻炼的刺激,在突然发生刺激性事件后很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大脑严重缺氧。这种现象造成的后果不用说都知道他的严重性。
所以我的建议是:
1.找个时间背上你所有装备先适应性的徒步,然后再短距离的奔徒!这能锻炼自己的耐力和体力,更重要的是能让身体慢慢适应背负的重量来调节身体及骨骼各方面的抗性和协调性。不然一下子让自己背上一包东西跑人,就算你背的东西不重也会让你的身体吃不消。
2,找个比较高大的树多练习一下爬树或者爬楼梯,这样就算是洪水突然到来,也许你也可以在树上或高楼逃过一劫。
3,很多灾难都是突发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什么集合之类的话了。能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地震时你要跑那条路线往哪个开阔的地方跑要带哪些东西;洪水时你要带哪些东西往哪个地方爬,毕竟有时候不是跑就能解决问题的,你再怎么跑也没有洪水来得快啊;火灾时你要怎么防烟要怎么逃生。。。这些事情都要自己考虑清楚,不是你准备了一包装备就可以认为自己很OK了,万事无忧了!到头来还不是花了钱赔了命。。。。
4,在灾难发生时,只要自己的生命不会马上收到威胁。那还是尽可能的帮助你的亲戚好友脱离困境!总不能自己跑人连老婆孩子都不管了,这样也许你自己活下来了,可是以后你也会良心不安的甚至后悔一辈子。。。干粮尽可能的躲准备一点,不要只考虑自己!
5,在城市里不比在郊外靠山。这时候人多有人多的好处,如果活下来了,那就想办法联系吧人多力量大。所以在这里我觉得手机或者火腿这个时候就能排上用场了。。建议搞一部3防手机,最主要的功能是要能防水的。特别注意的是尽可能的保存你的电池,不要盲目的拨打,特别是事情刚刚发生前两天你再怎么拨都是没用的,不会有人马上就来救你的。。。。。
-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发生了像2012电影里那样的场面。。个人建议,你还是尽可能跟家里人聚在一起来面对现实,因为这个时候你能存活下来的几率是非常非常的低,把握最后的时间跟家人相聚不至于让自己成为孤魂野鬼。。。。。如果你一直都是 单身的话,那当我没说好了!
- 提高全员素质比只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要好多了,想办法叫上家人一起锻炼,一起讨论!不一定要怎么样,只要能得到提高就好。跟家人朋友多交流,到事发之时大伙有心理准备也不至于惊慌失措,说不定那时他们就是你的大助力!
万一爆发战争,该如何在城市中生存?
2020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啊!疫情、洪灾、局部动荡...疫情和洪灾都已基本控制住,但是由于某些国家的狼子野心(是哪些大家心知肚明),下半年肯定会有不少动作。之前就有军事专家预测过,如果人类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哪些地方将会被沦为战场。专家预测了有5个地方,中国竟然也是其中之一,分别是:朝鲜半岛、乌克兰、波斯湾地区、南海地区、IT战争。
虽说目前世界看起来一片和平,但是有些地区仍然暗中波涛汹涌,大战其实概率比较小,但局部战争不可避免,万一真的打起来了,哪些地方最不安全,我和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们总结了一下:
一、一二线城市为什么不安全?
有人在想,万一真的发生战争,因为一二线城市人口密度大,经济和政治地位都比较高,国家肯定会重点保护,并在这里储备强大的军事保护力量。虽说如此,但有重要政治经济地位、有重要部门机关院所的城市,肯定是敌国主要的攻击对象,毕竟这样的攻击才能产生巨大的震慑力。到时候真的打起来,保不保得了每一个人,还真说不准。
有的人说,那大城市还有防空洞等避难所呢。但是,真的能容纳得下整个城市的人口吗?就算可以,让你在里面生活个几周几个月的,也很不方便呀!
因此排除:
北上广深
各省会城市
二、有大型基地、重要产业、重要设施的,为什么不安全?
这应该不用我多说了。有大型水利设施、大型工厂(石油、冶炼、铸造、军工、电厂etc等)、有大型军事基地、大型交通设施基地(航天、铁路、水运)、大型科技创新园等重要资源的城市,跟第一点相似,都是经济和军事价值非常高。只要损失任何一个,势必都对我国经济和国防造成不小的打击。
因此排除:
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石、东北三省
武汉、重庆、西安、山西、四川、包头
甘肃、郑州、长沙、成都、合肥、青岛
烟台、无锡、宁波、潍坊、东营、常州
三、为什么靠近国境一带的城市不安全?
在开头专家已经分析了好几个可能会发生战争的地区,与我们临近的就有朝鲜半岛和南海地区。美国和朝鲜地区的关系一直僵硬,并且朝鲜一直没有停止在核武器上面的研究,美对有关于核武器研究的国家一直都想对其打压制裁,专家表示一旦朝鲜地区在核武器方面取得突破,美国必定不会放过朝鲜半岛。不仅是美朝两方,中朝的关系也一直紧张不已,这两方任谁先发动攻击,我国都难以幸免。
南海地区资源丰富,各国都想争这块肥肉,所以也有这样的可能性。中东内部也已因为宗教、利益等问题战火不断,并且战争的频率不断的增多,该地区的矛盾愈演愈烈,导致不论是哪个国家,都可以作为武装分子,进行侵略,所以会导致众多国家为了利益发生大战。
而再看我们国内的情况,由于新疆、西藏等地区民族问题一直存在,小动乱不断,到时难免会被西方国家加以利用,把其当作了敲打压制中国的法宝。因此这些临近国境或者民族纠纷较多的国家,都可能成为敌国突破的入口。
因此排除:
沿海一带所有城市
东北、内蒙
西藏、新疆
四、为什么国外不安全?
有的朋友可能在想,既然我国这么多地方都不安全,我不如出国去避避难吧?可是,国外真的安全吗?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而疫情控制的最稳定的,依然是中国。而由于疫情的影响,已经有很多外面的国家产生了日渐激烈的排华情绪。想要出去,反而可能得不偿失。
而且,一旦打起来,大型机场、码头、铁路这些肯定是被攻击和被封锁的重点,到时你能不能出得去,还真说不准啊。
因此排除:
国外
五、所以到底,要躲到哪里才算安全?
为了未雨绸缪,我这里有十几个朋友分工合作,已经陆续走访了中部的二十几个三四线城市,实地考察后终于给找到了适合避难的地方(既排除了上面讲的问题,又包含下面说到的条件),并跟当地朋友确定具体的安全居住协议。万一有什么情况发生,我们就可以立刻去到当地避难。如果还有兴趣做个伴的朋友,也可以联系我们一同前行: +V Voicevr
六、为什么加上当地朋友亲属,我们要组织几十个朋友一起去,因为单打独斗不安全。
七,在各个基地,我们做了哪些准备
空气净化器、滤水装置,防毒面具
紧急食品(巧克力,牛肉干,猪肉干),可以长期保存的蔬菜存放处等发电机
医疗用品:扎带,止血药,万能的盘尼西林,消炎药等
防震床,消防绳,灭火器,自卫武器, 便携网络
符合条件:
1.没有军事基地、重要政治机关、重要产业等直接价值的城市
2.自然条件较好
下半年如受到地震、寒流、雪灾等自然灾害;靠近山林,较为地广人稀,必要时还能躲进找到的那个山洞里。
3.满足基本的生活条件
交通发达,起码不缺口粮,交通便利,供电稳定,医疗医院资源充足。
4.团队居住,互相照应
大家都是从各地来的,尽管有当地亲属朋友,但仍然难免人生地不熟,之所以组织了大家一起去的话,就可以互相照应。并且因为还联系了一些护士、保安、清洁阿姨、电工等专业人员跟我们一起,一起来打理日常生活。所以在生活质量这方面,开支方面,也不用担心。
一次被疯狗袭击的经历
2007年秋天,作为一个业务员,我出差到内蒙古的一个偏僻小镇,叫舍伯吐,其实说是一个镇,倒不如说是个小村子,镇上人不多,印象中就是两条主干道,一个大十字路口,沿公路边上有几户人家。到镇上天色不早了,天气还算暖和,事情办得也挺顺利,返程的车肯定是坐不上了,于是找了一家旅店投宿。安排好东西之后,我决定到镇上溜达一下,顺便买点吃的东西。晚上打发时间,可是这个决定成为了我这次旅行的噩梦。
我在镇上没有什么收获,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不知道这个镇子上的人休息比较早,而且商业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发达,穿过几条小巷,连个摆摊的都没见到,扫兴之余,低头往旅店走吧!
小镇上几乎没有楼房,平房较多,养狗的也不少,走过别人的小院门口都会听到狗叫。在路过一个垃圾堆的时候我遇见了我这辈子最不想见到的动物,两只大狗,一只看起来像德牧的串种,耳朵挺不起来的那种,估计就七八十斤的样子,很瘦,毛色看起来和狼狗差不多,另外一只大的比较离谱了,眼睛红红的,还淌着口水,是白色带黄花的圣版纳犬,体型像头小牛犊。看我走过来,两只狗都不找垃圾吃了,大狗径直冲我走了过来,另一只小点的紧跟。我当时头发都立起来了,像中了定身法一样站在那里。
两只狗在距离我八九米的地方站住了,挡住我的去路。尾巴像出鞘的剑一样,直直的一动也不动,我也一动不动,我要是回头跑,这两个畜生一定会追我,可是站着不动也不行,我得回去啊!
看着大狗我也比较打怵,依体态看我断定这家伙超过100斤,我本人高180,体重210,也是壮汉一个,但是对于狗的利齿,我还是没多大信心,跑肯定是跑不过狗,于是壮着胆子想吓跑这两条狗,我扯着喉咙喊:“去!去!去!!!”本想能吓跑这两个畜生,没想到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大狗压低了前爪,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咆哮,前肢镫地露出白森森的牙齿,口中还流着口水。血红的眼睛死死盯着我,这下麻烦大了,看样子我激怒了它,跑?来不及了,再说我跑不过它。突然想到猫腰捡石头,听说能吓住狗,我决定试试,我猛的猫下腰,没想到大家伙竟然扑了上来,当时面对恐怖的大嘴,吓得我险些尿裤子,我马上直起身把身子侧开,嗤啦一声,大狗撕掉了我夹克衫的一条袖子,稍小点的那只奔我小腿咬了下去,我起脚踢到稍小点的那只的眼睛上,说实话,实属巧合!稍小点那只嚎叫一声退出几步冲我吠叫起来。
大狗正用嘴使劲甩着我的袖子,听见吠叫,回头又冲我扑了过来,刚才对我的袭击差点把我拽倒,这畜生的力气实在不小,我惊魂未定,见这家伙又扑上来,于是运足力气一击摆拳打了出去,但是打空了,大狗的上肢比我胳膊要长,被这畜生仰面扑倒,我第一反应是用一只手护住自己的喉咙,另一只手进行抵抗(怕咬到脸),于此同时左小腿被结结实实的咬了一口,感觉像是被大号的夹子夹住一样,低头一看,是稍小点的那只干的,我拼命翻过身去爬在地上,下意识的觉得后背,和屁股不怕咬,大狗咬了我另一条腿,是大腿后侧,我几乎感觉不到疼,突然想起身上的折刀,那是把卡簧刀,平时用来打果皮的,于是拼命掏出来打开狠命的向大狗的脖子刺了过去,大狗一声哀嚎,松口跑了,谢天谢地,稍小点的那只傻狗还在拼命的咬我小腿,我照它肩胛骨狠狠的来了一下子,同样,这只也松口跑开了,我这时才感觉到腿和胳膊上有点疼,还有屁股上,腰上,我爬起来走到旅店,向旅店老板要了卫生所的电话,谢天谢地,还有狂犬疫苗,打了针,打车到长岭县医院,检查伤情,路上告诉公司和家里,我被狗咬了。到县医院之后检查,我被咬了七口,现在腿上还有挺深的疤。
过去几年了,我偶尔还会想起这件事,其实我感觉我没啥做的不对的地方,谢天谢地,我还活着,因为我当时还带着刀,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如果当时带根棍子可能不会被咬那样惨。还有,各位!动物凶猛!从那时我才知道,和这些动物比,人的攻击力就是个屁!力量速度都不如动物。如果赤手空拳,我们就是一堆肉。
野外如何快速寻找水源使用与处理方法
普通水源:
1、地下水:举凡高山融雪、溪水、渗入地下之雨水,山谷低凹处积水,岩缝里流出的山泉等,均可视为地下水,此类水源易得,唯须注意消毒。
2、地上水:包括泥泞水、雨水、露水等,其收集方法如后:泥泞水:首先将茅草制作成一锥形长约一尺左右的草器,将水例入过滤容,在底部以容器盛接,过滤数次,消毒后即可饮用。雨水收集:下雨时,在大的树干上挖一孔,插入竹筒,雨水及沿此筒聚流,底部以容器盛接即可。如无利器挖孔,可用长布条沿树干缠绕,约留尺许於容器内,雨水及沿雨布条引入。露水收集:利用金属板,夜间露天放置,待水珠凝结成时收集之。或可用石头收集在地上挖一直径三尺左右的浅坑,其上铺一帆布(或纸张、衣料、山芋叶等品)代再用石头在棋上排成高约三尺的V字型,则露水沿石而下积聚於帆布内,代用次日除去石块,即可得3–5c.c然后消毒饮用。
3、若逢地上、地下水源均枯干时,或水源不洁不得饮用时,可在植物上找到代用水,其采集方法於后:
水树:凡树体积粗大、叶阔大、多生果实,则树身藏水丰沛。只要用利器在树干上挖一洞,即有水流出。但须注意,挖洞时应在太阳西落之后,时已黄昏始能得水。
水藤:分布於八百公尺以下溪畔,潮湿地带。将其茎割切一段,即有水泊泊流出,待流尽后,在约其上约一尺年切割一段,水在源源流出。
仙人掌:各种仙人掌含水甚丰,切去顶部,汁液即自切口流出,然后捣碎果壳果果肉以吸管吸取汁浆。但如发现其汁液为乳白色时,则切勿饮用,因可能有毒性。野生蔗:只要在树干上挖洞,水则流出。亦可砍去枝叶,以切口对嘴儿饮之,为其味生涩,但如无其它方法,则野生蕉亦为最佳植物代用水。棕榄:此法收集较费时,砍倒树干,割去顶端,斜放地上,用容器在根部盛接,每八小时去茎一段,一日约可得五至八cc之水。
竹:如粗大之竹类、麻竹、桂竹、孟宗竹等,茎风均含少许水份,干裁之竹茎内含更多量水份,成其雨后采取方便,唯须注意筒内水否清洁。
椰子:未成熟之小椰子可食,成熟之椰子果,其汁液解渴清凉无比。可治便秘消化不良诸症。
野丝瓜:将茎与根部切断,以容器纳入收集,或用塑胶袋包扎切口,次日收回,约可得五至六cc之水。
4、另个亦可利用动物之指引而获水,因动物出没处,其附近必有水源。其次也要注意水源是否清洁,普遍监别法是吐口唾液水面,如迅速散开则可饮,若能聚不散,其水必不洁,必须消毒后方可饮用。
一般的露营地都可以找到水源,它是露营时不可或缺的东西。在国内的山地里,到处可见清澈的水源,不但于净而且味道甜美。
通常用来评鉴露营地的水源是否理想的条件有两个:
1.清洁的程度。
2.水源离露营地的远近。
无论多么充沛的水源,其上游如果有小屋,或者水源附近曾经做为营地的话,那么水源一定被污染过,所以千万不要直接饮用。
我们都知道湍急的流水有自净作用。可是由于露营季节时,人们都涌向山地,因而污染了水源,使得河流的自净作用消失殆尽。如果有人在其四周居住,水源就更不清洁了。
登山时,应该充分地研究地图,以了解山中水源的状况。通常沼泽或山谷中,没有铺设道路或人工设施的地方,其附近的水源比较干净。假如发现河流中凸出水面的沙土上,附着锈状物或油污时,或者有异味发出的话,就不适合饮用了。
在水源极少时,不妨考虑饮用池塘或回地积水处的水。如果水面没有水泡或呈现污浊状时,就不必担心清洁问题。如果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先过滤、煮沸后再饮用。当然,上述的饮用水无法与一般的水源相比较,是否饮用,要看各人对清洁要求的程度而决定了。
冬季下雪量多的地方,即使到了仲夏时分,棱线上仍然留有残雪。棱线下方滴下来的水是生津止渴的好东西。露营时,万一找不到可以补充水源的地方,这就是最佳的水源。到融雪的山上露营时,由于早晚温度比较低,因此要留意储存用水,以免水被冻结而缺水。又因夜间温度偏低,雪层有时候会冰化,所以要避免滑落的危险。
登山时,如果能够充分的研究地图与勘察地形,不难在接近棱线的地方找到水源。尤其在长满植物的山峰上,沿着沼泽走,一定可以找到水源。有时候我们也能在沼泽中形成的小瀑布附近找到水源,此时只要挖掘瀑布下方的四周就可以。从地形上来看,水源多半由低地处涌出来,只要细心观察,一定可以找到水源;另外,靠着人体生理作用也能找到水源,这是因为人体需要水份供给时,自然就可以闻到水味。无论你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寻觅水源,应该要把握“在这个地方找不到水源时,不作过多停留,赶紧到他处寻找”的原则。
夏天露营时通常会碰到下雨。下雨时,应该利用已有的装备如帐篷,塑料垫或雨衣等接水备用。尤其在急需用水时,更应该迅速的接水备用。现在市面上出售一种为了储水用的折叠式水囊,这种水囊极其坚固,分为十与甘公升两种,是水源距离露营地远时的运水用具。
特殊情况下的饮用水收集
任何情况下都应留有至少一壶饮用水,这可是危险情况下的救命之源,对长途旅行出现断水的境况是危险的。在无法寻找到现成的饮用水或身处在绝境干旱之时,可以用以下办法寻找饮用水。
·溶化冰雪或接雨水,冰雪和雨水经过漂白、过滤和煮沸后可以直接饮用,可用可各种容器收集雨水,澄清后再消毒饮用。
·地汽取水法:在潮湿的沙地上挖一个约20厘米深的碗状坑,底部放进接水的容器,再在地面上覆盖上透明的塑料布,四
周用沙土压上,中间轻压一块小石头。地下水经蒸发在塑料布上遇冷会凝成水滴滴人碗中,这种方法虽然慢但绝对卫生。
·植物取水法:有些植物象竹子中间是空的,常存有水,收集起来可作饮用水。早晨起来收集植物叶上的露水或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将塑料袋套在植物的浓密嫩枝条上,扎好袋口收集,也是救急的好方法。
如何饮水:
一是外出旅游,要喝适量的淡盐水人在旅途中运动后,容易出汗,人体大量排汗时,汗液带走了不少无机盐,如钠、钾、镁等。因此,在旅途中喝一些淡盐水,十分有必要。1克盐加500毫升水,可补充肌体需要,同时也可防电解质紊乱。
二是在旅途中喝水要次多量少旅途口渴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水,每小时喝水不能超过一升,每次以100至150毫升为宜,间隔1小时。
三是饮水的温度夏日旅游,人体的体温通常较高,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因为此时肠胃由于血液循环加快,肠胃相对缺血。不要喝5℃以下的饮料,喝10℃左右的凉开水最好,可达到降温解渴的目的。
适量补充糖水也很重要,由于在旅途中,跋山涉水等剧烈运动会消耗大量的热量,体内贮存的糖量无法满足运动的需要。因此,参加大运动量和过长时间的运动时,适当喝些糖水,以及时补充体内能量消耗。笔者最后要指出的是,外出旅游途中,切不要喝生水,以免感染疾病。
如果再次发生大饥荒 教你吃树皮的正确方法
如果再次发生大饥荒 教你吃树皮的正确方法
2014年11月8日 15:29
原作者:润涛阎
八十年代初我有机会到河南农村搞调查,也就顺便打听三年大饥荒时的详细情况。在几个地区跟数位老人谈论起这个话题。得知当时河南跟我河北老家一样,庄稼禾苗没长大就死了遍地野草后,我便问他们为何不吃草籽。他们愣愣地看着我,认为我是天外来客一 样。然后反问我:“人不是鸟,怎么把草籽吃进嘴里?”然后我继续问及他们当时是否有大树可以吃树皮,他们立刻点头说所有的大树小树的皮都吃光了,然后树都 死了。
我一听就明白了为何河南饿死大约三百万人,而河北就没有饿死那么多,根本原因在于两点:一是他们不知道吃草籽,二是吃树皮的方法不对。
河南人一旦遇到大饥圌荒,就会比邻居河北人饿死的多。我八十年代初亲自去河南很多地方发现他们祖祖辈辈躲避大饥荒时吃树皮的方法不对。当然,我也告诉了他们错 在了哪里。当我把这些躲避大饥荒的窍门告诉河南老人的时候,他们悔恨交加,说:“阎先生要是在那个时候来这里告诉我们这些,我们那么多亲人就不会饿死了。”他说的是对的。如果所有的河南人都知道我介绍的两个方法,饿死的人数就不会是几百万,减少十倍都有可能。
事实上。树皮不仅可以充饥,而且并不难吃。这可不是润涛阎的忽悠,是科学。
点击图片查看幻灯模式
那么,河南人是怎么吃树皮的呢?看完图片,我再详细介绍正确的吃法。这些图片就是1942年美国记者在河南拍摄的黑白照片。你如果看完后还不知道他们吃树皮 的方法错在哪里,那你真的需要仔仔细细看完我后面的介绍。你如果认为人类永远没有大饥荒了,我告诉你:未必。看后面的解释。
这些被扒光了的树都活不了。
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出,河南人吃树皮的方法跟羊吃树皮的方法是一致的。这个是祖传无疑,因为河南老农给我叙述的1959年的冬天吃树皮也是这么个吃法。
下面介绍一下科普常识,您就知道该怎么吃树皮了。
当你把树皮扒开,你会发现里边的木质部与外面的韧皮部之间有一层,这层在学术上称为“形成层”就是植物的干细胞所在地。这层细胞往里边分化出木质部,往外分化出韧皮部。也就是说,这层才是活着的长树木的地方。
当秋天来临的时候,树叶子里的蛋白质逐步被分解成氨基酸,而长链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蔗糖,目的是这些氨基酸和蔗糖可以运输到根系,也有一部分运输到地表上面的树干中的形成层。剩下的不能被分解的就是干树叶了,看上去薄薄的,因为大部分营养已经被转移了。
根系和树干的形成层,因为有了高浓度的蔗糖,就不怕冬天的低温。因为细胞液里的蔗糖含量越高,细胞液结冰的温度越低。没有这个转移营养能力的植物是无法度过 严冬的,因为一旦细胞液结冰,春天也就无法活过来了。当然,越冬的针叶植物,比如松树,不用落叶也可越冬,靠形成层细胞里含有大量的油。但阔叶林不行,需 要把叶子里的营养转移到树干的形成层与根系,以保护这些部位不受严冬的伤害。
看到这里,您就明白了:树干的形成层一旦被扒掉,第二年春天树就死掉了。您如果把里边的木质部掏空一部分,树干还可能活一段时间的,但您如果把形成层扒掉了,树就没办法活过来了。
河南大旱发生在1941年,1941年的冬天,成排成排的树皮都被扒光了,1942年又是大旱。到1942年的冬天就只有一些小的树,去年没有被扒皮的,活了下来可以吃。而这点树皮不够那么多人吃的,也就发生了大量饿死人的事。1941-1942年那次大饥圌荒河南饿死了300万人。到了1959年冬天,他们 还是用这种祖传的吃树皮的方法,结果又饿死了差不多也是300万人。
下面介绍当年我们家乡是怎么吃树皮活下来的。
我家住 河北廊坊,距离北京市区60公里。大平原,但有很多沙土地。一方面是当年的京杭大运河的河堤,高高的大堤只能种树。另一方面是至今还有的永定河。有河堤就 有决堤的时候,所以有河堤就有沙地。而这些沙地就适合种树。我们那里有“一年种树不如种田,十年种树气死种田”的说法。
在大跃进人为导致三年大饥荒的时候,我们县每个人平均也有超过10棵成年树。大饥荒来了,吃树皮充饥,就能躲过被饿死的灾难。当然,老弱病残尤其是儿童和孕妇,饿死的还是很多。这也与医疗条件太差有关。此时在农村抗生素还不能敞开供应,拉痢疾拉死的不少。
但我们那里也是颗粒无收,也没有国家的救济,饿死的人数不论相对数还是绝对数,都比河南少太多了。原因很简单:吃树皮的方法不同。
上面润涛阎说过了,树皮不仅能充饥(因为吃树皮都是冬天,而冬天的树皮里有大量的蔗糖和制造蛋白质的氨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而且树皮吃起来的味道很好。
这里还要介绍一下树的特征。树,你看到的是树干和树叶,而你看不到的是树根。在沙土地上长的树,树根的长度要比树干的高度长太多了,三倍五倍都有。而树叶里 的营养在秋天大部分要转移到树根里,因为相对于树根来说,树干的形成层总量很小。更重要的是:树干一旦把形成层扒掉,树就死掉了。而树根密密麻麻,你也看 不到到底有多少树根,把树根刨走一部分,第二年树干虽然不长了,但树叶茂盛,把光合作用的产物大部分用于弥补刨掉的树根。这样,第二年冬天,你照样可以去 刨树根。春天一来,这些营养又被转移到上面去发芽长新枝条了。
所以,树根是可以再生的。一些动物也一样,比如螃蟹。你把螃蟹的大腿掰下来,然后把螃蟹扔回大海,一年后新的大腿就长好了。所以,你买螃蟹有时就有一个它的一条大腿很小,因为掐架时大腿掉了,时间不够还没长好就被打捞上来了。
但人就不行。要是行,很多男人会自己阉割然后当太监。想想看,一年后新的长出来了,在宫廷里吃香喝辣,身边有佳丽三千,你专门给皇帝戴绿帽子。
下面介绍刨树根的方法。用刨斧,在距离树干几米远开外的地方挖树根,粗度不大于人的胳膊为宜。一旦把树根刨断,一定要“顺藤摸瓜”直到把最远处的树根刨出来,长的可以有十几米远,因为断了的那截树根,你不刨出来就浪费在土里了。
把刨下来的树根截断,每截一尺半长。然后用木槌敲打树根,要把每一个部位都敲打一下,然后就可把里边的木质部拉出来了。这个木质部虽然雪白雪白的很好看,但 不能吃,用于烧火做饭。树皮(严格地说是树根的皮)很厚实。整个韧皮部都在土壤里,非常鲜嫩,尤其是离树干很远的年幼分支。
而且,河南人吃树皮的吃法也不对。正确的吃法如下:
把这些树皮(树根的皮)晒干,冬天主要是风干。冬天的空气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都很低,那个筒子用风一吹就干了。然后,用石碾子轧。转几圈就把树皮里边的面粉 轧出来了。然后过箩,把不能轧碎的韧皮部里的长纤维扔掉。树皮的面可以做面条,因为冬天里边含有大量的蔗糖,比较甜。尤其是榆树的皮,味道非常好。我们那 里榆树比较多,吃榆树皮的面做的面条那是一种享受。
一棵成年大树,树根的重量要比树干多。所以,不可能也不需要把整个大树砍掉然后挖树 根,而是不影响树干存活的情况下挖树根。树根的再生能力非常强大。当树干得知你把它的很多根挖掉了,第二年它就不长树干了,而是把营养用于长树根。再说一遍,大树的根系发达,很深很深的地方还有根系。所以,你挖的都是比较靠表土的地方的根,不会影响树干的存活。当然你如果故意想搞死树干,把大树底下的根也 挖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后来不挨饿的时候也想吃树根,只是有一次得到了姐姐的共鸣,我们就在冬天又刨了榆树的树根。可那时候已经用机磨磨面了,石碾子早就拆掉了,把树根用粉碎机粉碎,得到了的榆皮面,哪里舍得做面条吃?只好用一比十的比例,就是一份榆皮面,十份白面,做出面条。那叫 一个爽口!非常滑溜,非常劲道,味道非常鲜美。
那么,用什么方法做榆树皮面的面条呢?我们那里很多家里有一种叫“压合拉”的炊具。它的构造很简单,有两部分组成。下面的是一个大方木头,中间有一个用圆规画出然后凿成的眼,这个眼的直径在底下的要比上面的小,然后用砂纸把眼磨好。把一个有很 多孔的圆铁片放入上面的洞中,在中间部位托住了,因为下面的洞直径小一点。把很硬的面团放入这个洞里,而被一个跟孔径一样大的圆木活塞压下,这个活塞是用 木轴连接在一根很粗的圆木上,而这个圆木的顶端用轴固定在方木的顶端。就像一个铡刀一样的构造,所不同的就是有个活塞和放面团的洞。用力一压,面条就只好 从有孔的底下出来,把“压合拉”直接放在大锅台上,压出来的面条就直接深入到锅里。
“压合拉”的压字就是用力往下压;合的意思就是那个动作跟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一模一样,跟做爱的“天然合一”的苟合的合字是一回事;而拉字就不用解释了,不太文明。
由于吃树皮是几十年一遇的,村里不是每家都有压合拉,但三五家就用一个,大家借用。最近我回老家问了这个东东,年轻人都不知道那是啥。人们不认为还有吃树皮的那一天,早就把这类东西烧掉了。
顺便说一下,大饥荒年代草籽并不缺,因为大旱的时候庄稼不长,或收成低,但野草的生命力不是盖的。要是涝灾,到处都是稗子草。这个稗子草就是水稻的祖先。稗子草的草籽要比大米香多了,虽然产量比水稻低得多。所以,你只要按照我这个系列的方法去做,就能度过大饥荒。
尝试总结一下:
1、吃树皮不是吃树干的皮,是指吃树根的皮;
2、离树几米挑一根水平延伸的不粗于手臂的树根;
3、完全刨出这根树根,截断成一尺半左右的长短;
4、全面敲打一下,拉出里面白色的木质部,晒干可做柴;
5、树(根)皮风干,用石碾子压,再筛出白色粉末,即可作为面粉食用。
P.S.榆树皮很好吃。
同转评论 记得《焦裕禄》里还有去车站劝阻农民不要出门逃荒的情节,那是执行上级政策在管理“盲流”,但事实上留在家里只能饿肚子,如果换做59、60年饥荒时期,就是窝在家里等死。饥荒时期人口的自然流动是减少饥荒伤害的重要方法;还有些常见办法,比如进城乞讨,当时也是被严令禁止去冲击城镇的。
河南当时的领导是吴芝圃,后来据说他还忏悔过自己在饥荒时期的行为,但死去的人永远回不来了。
河北省的情况比河南省好些,但也绝非善地,主贴里把树皮食品说得太美好了,实际情况是饥荒时期的“代食品”不但难以入口,还会吃死人,请看当年河北省有关文件资料摘录:
“1960年4月29日河北省委转发省公安厅党组报告:1月1日至4月26日,全省共发生中毒事件423起,中毒人数达14756人,致死416人。
1960年5月15日省防毒工作检查组报告:今春以来至5月上旬,涿县、宁晋、唐县三个县共发生中毒事件63起,中毒2139人,死亡59人。唐山市委1960年10月7日报告,截至10月7日,因食苍茸籽中毒共计15790人。将这四个县、市的数字推向全省的114个县市,其总数显然大大超过省公安厅的报告。
1960年9月21日,河北省委转发省公安厅报告:五、六、七三个月,全省共发生中毒事件802起,中毒22033人,致死519人。”
“1960年12月,张家口有50多万人参加了采集代食品的活动。采回玉米芯、高梁杆、土豆藤、榆树叶等2亿3千多万斤。26400多台加工机械粉碎这些原料……”,这种食物吃不死人就算功劳了。
从人口统计数字来看,河北省的人口增长率从1956年前后的1.8%左右,降低到1961年的0.15%,承受了巨大伤害。当然这比河南省好得多——河南省1960年人口增长率是 -2.5%。
(数据来源是由教育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的领导下,组成专门编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国人口》套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人人都该有支战术防身笔
战术防身笔是我一直以来最爱的自卫工具之一,而且从不曾离手。它适用于每一个人。
乍一看,战术防身笔就是支真正的钢笔,可以用来写字,并且需要在当地的办公文具店补充墨水。当你不用列清单和写便条的时候,还可以拿它来阻止袭击者。
战术防身笔采用航空级铝合金制造,笔尖坚硬有力。如果遭遇事故,或者需要在车落水前逃出去,这支笔的笔尖可以用来阻止袭击者,也能够戳破车窗玻璃。
你可以试试看,亲身体验过被战术防身笔攻击的疼痛感是多么剧烈。
如果遭到袭击,用战术防身笔猛戳对方的眼睛、肾脏或腹股沟,这样就可趁机逃生。
我之所以会成为战术防身笔的忠实粉丝,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可以随意被带到任何地方。带着它上飞机或者进法院都没问题(我就曾带着我的战术防身笔去法院交罚单)。
对于跑步者来说,它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工具。我本人也喜欢跑步,我知道很多人有战术防身笔在手,跑步时会感觉非常自在。手里拿着小刀或枪跑过街角会吓到人(而且后者也不合法),但换成战术防身笔,谁也不会多看你一眼。
风灾的危害和防范
大风是指风力大到足以危害农业生产及其他经济建设的风。我国气象部门以平均风力达到或超过6级或瞬时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作为发布大风预报的标准。
由于空气有质量,所以风会产生破坏作用。当风移动的时候,会对行进路径上的物体施加作用力。
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风力的存在。刮风的时候你能感到风的压力。也许你感觉不到移动的水的压力,但是它比风的压力大,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得多。
1立方英尺空气的质量大约是0.075磅 (1立方米空气的质量大约是1.2千克),1立方英尺水的质量大约是62磅 (1立方米水的质量大约是1吨)。水的质量是空气质量的800多倍,所以在速度相等的情况下,流动的水施加的作用力是流动的风的800多倍。
除此之外,阵风大大增加了风力。阵风以不同的风力从不同的方向连续地吹,一系列的风波撞击建筑物,从上面越过或从侧面绕过建筑物,再以相反的方向往回吹,所以风施加了又推又拉的作用力,比阵风的连续吹打具有更大的破坏力。
风灾还有另外两种特别危险的灾害形式:
《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应对龙卷风?》
《如何防范沙尘暴的危害》
风灾的危害
大风所造成的灾害是多方面的,对工交、农林、牧渔业都有影响,尤其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
春季的大风,可加速土壤水分的蒸发,加剧干旱的威胁;干松的土壤,遇到大风时,表土易被吹走,形成风蚀,风速越大,耕土被侵蚀越严重,以致播下的种子暴露,或连同表土一起被刮走。
当风速减弱时,被刮起的沙尘中较大的沙砾便沉降堆积,埋没农田幼苗,长此以往,农田就会变得荒芜。
在我国西北和华南滨海地区,就有这种沙荒地分布和蔓延。
夏季的大风,常使作物倒伏或秆折。秋季的大风能摇落作物和果树的果实。
冬季的大风“白毛风” (牧区7级以上的大风夹雪),常把畜群吹散,使其迷途冻死或饿死。
防范风灾的措施
植树造林营造农田护田林网。在风沙危害地区营造防沙林、固沙林,在滨海地区营造防风林等。在林带的保护下,可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减小风速,风蚀和流沙可被控制,从而防止大风对作物的危害。
筑防风障、打防风墙、挖防风坑等。建造这些小型防风工程,可以减弱风力,阻挡风沙。
合理采取农业技术措施。选育抗风的作物品种、对高秆作物培土、保护植被和镇压土壤等,都能起到一定的防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