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甘肃白银越野赛事件参赛者的安全思考

2021年5月22日甘肃白银百公里越野赛事件官方调查报告于6月11日发布,《报告》对事件性质定为:“这是一起由于极限运动项目百公里越野赛在强度难度最高赛段遭遇大风、降水、降温的高影响天气,赛事组织管理不规范、运营执行不专业,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报告》明确了事件主要原因是遇到极端恶劣天气,加上主办者、监管者不专业、不敬业、失职、渎职所致,并通报了对相关单位、企业和人员的责任追究情况,罗列了事件应该“吸取的教训”和“防范措施建议”,这里不再赘述。


也许因为敏感,怕伤害到受害者的感情,《报告》及媒体都并没有对参赛者有无过失,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进行深入的分析,极少媒体如央视、新华网评等泛泛的点出参赛者应“充分认识到极限运动的风险”、“对赛事风险、自身条件缺乏客观认知,追求超越自身能力的极限”等问题,不足以引起社会尤其是极限运动爱好者对安全风险的足够重视。所以,笔者从参赛者角度,谈谈应该怎样应对安全风险的问题,不一定成熟,但很中肯。


一、人人都需要安全能力,极限运动爱好者更甚


在安全工作中,我们常说“别人要你安全那是假安全,只有自己要安全才是真安全”。所以,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极限运动爱好者,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努力提高危险识别与风险控制能力,始终把生命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简单的寄托在管理者或组织者的行为规范等他人手上,最大限度地避免灾难事故的伤害。


现代社会充满着各种安全风险,要想平安地度过一生,就需要具备相应的安全能力。人安全能力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是预知危险的能力(也叫识别风险的能力):指通过教育和训练来辨识和预知危险。他要求人对周围各种可能带来伤害的风险具有识别和判断能力,这是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安全能力。预知危险的能力是一个人预防风险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人只有能够识别风险才可能预防风险,但也有人能识别风险但不去预防风险,这与人的安全意识、安全阅历和人生经验有关。


第二是控制危险的能力:指通过对策和措施来阻止和控制危险,包括控制危险局面、避免事态扩大和伤害加重。这里的对策和措施必须事前准备,并通过桌面推演或实际演练来加以强化。一般来说,当事故发生时,人处在紧张状态,其智力通常会下降,所以靠临时抱佛脚思想来应对突发事件是根本不可行的。


第三是逃生能力:指通过预案和演练来有效应急和逃生。逃生能力也需要事先有预案并进行演练,才能在突发事件中有效运用。大量事实证明,凡是经过逃生训练的人,在遇到类似事件时大多能选择正确的方式逃生,从而避免或减轻伤害。


这三种能力都很重要,任何一种能力欠缺或不具备,都可能在事件中受到伤害甚至死亡。更为关键的是,人的安全能力是以安全意识为基础的,即思想指导行为,人只有有了足够的安全意识,他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才会重视安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安全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加以运用。


二、对此次越野赛参赛者的安全行为分析


城市马拉松和越野赛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群众性体育运动。从赛事频次、参赛人数、伤亡事件情况看,总体来说是一项安全风险很低的活动。但我们不能因为其风险低就不重视甚至忽视。从这次事件看,尽管这项活动总体风险低,但遇到极端情况,其后果是非常惨烈的,造成21人死亡、8人受伤,为国内外同类赛事所罕见的灾难。这起事件也印证了我们对现代社会安全风险的判断,即安全风险很低,但后果很严重。而百公里越野赛与民用航空飞行活动一样,都属于风险极低,但后果特别严重的典型活动。


人参与任何一项工作或活动,无论对我们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有多么重要的价值,都必须以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为前提,否则将失去任何意义和价值。而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正是我们获取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保障,他要求我们在从事任何一项工作或活动前,尤其是参加高风险活动,把该领域的各种风险一一识别出来,并提前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注意:防范安全风险,必须事前有充分的识别与准备,事中有应对措施,事后有总结提高,安全才有保障。


评估长距离越野赛这类极限运动的风险,除选手自身素质、体能储备、基础疾病、身心状态能否满足参赛条件外,外部环境条件是可能带来伤害的最大风险。应对身体内在问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贸然超越自身体能运动极限,做好赛前身体、心理准备,储备相应急救药物等措施;应对外部环境条件:道路崎岖须防跌倒,极端天气预热防暑降温,遇冷失温衣物保暖,但凡身体不适、装备不足均应果断中止比赛。这里并没有应对风险的技术难题,主要考验参赛者应对安全风险的意识和心态。参赛者首先要把安全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带足装备、立足自救,其次再依靠主办者救援。


这一事件发生过后,媒体网络上鲜有参赛者事前有充分准备,事中从容应对并化解风险的报道。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不少参赛者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能力欠缺,没进行风险预判和充分准备,甚至从未想到可能死亡。他们对极端风险的物质和精神准备严重不足,仓促应对,不知所措,加上救援不及时,只能被动地受伤害甚至死亡,令人痛心疾首。


这里,我姑且从事态发展过程,分析选手在赛前、赛中可能存在的不健康安全心理。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曾担心这样的分析可能对受害者家属带来不快或伤害而作罢,但思虑再三,还是希望通过分析,让更多极限运动爱好者从中吸取教训,重视安全风险防范,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在更多人的身上,从而降低事故概率。笔者主观分析,这次事件的参赛者可能存在麻痹、侥幸、冒险、逐利、简化、从众等不健康的安全心理。


第一是麻痹心理。不少选手参加过多次类似比赛,他们可能从以往比赛经验或其他赛点举办情况来判断此次比赛的风险。殊不知,比赛的地域、海拔、路况、气候、时间、主办者以及参赛者自身状况都在发生变化,风险当然也在随之变化。有的人甚至从未做过风险评估分析,从而轻视甚至忽视安全风险的存在。


第二是侥幸心理。有侥幸心理的人通常会认为,过去的赛事没发生过严重问题,这次也不会。在比赛过程中气温骤降,身体开始不适,但选手可能侥幸地认为挺过这段时间或距离,气温可能升高,情况可能好转,因而没有果断选择终止比赛。


第三是冒险心理。一些选手之所以热爱长距离越野赛,主观有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追求,甚至不排除有选手可能把比赛中遇到极端天气作为自己挑战极限的难得机会,完赛能让自己多一个荣耀的比赛记录,所以强撑着比赛。这次比赛伤亡严重的大多数为高水平选手,当然,他们更早进入高寒地带,遇到的气候更加恶劣,加上救援不到位,是造成重大伤亡的主要因素。但一些选手对赛事风险、自身条件缺乏客观认知,片面追求超越自身能力极限的冒险心理,也许是另一个大家都讳言的可怕因素。


第四是逐利心理。这类比赛前几名都有丰厚的奖金,若在规定时间内完赛还可获得补助金。但如果自己终止比赛,将失去奖金和补助金。网上有跑友发帖称:“我在往上爬的时候,看到第一个从上面往下走的选手,说上面太冷了,受不了,退赛。第一时间我在想什么:就这样放弃1600了吗?后来每念及此,我都想抽自己”,把奖金看得比生命重要,是少数不愿弃赛选手的逐利心理。这也是比赛组织者迟迟不宣布停赛带来的恶果。


第五是简化心理。由于赛程较远、道路崎岖、时间较长,为提高比赛成绩或减轻体力负担,选手们通常会尽量选择轻装上阵,包括放弃能救命的冲锋衣。但安全不能按常规行事,更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进行简化,这是安全有别于常理的特殊之处。


第六是从众心理。即使有选手赛前想到安全风险,有带冲锋衣的准备,但看见多少人都没携带,会想总不会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的吧,所以选择从众而放弃携带冲锋衣,这恰恰佐证了多数选手安全意识存在不足的问题,加上举办方未将冲锋衣列入必带物品之中,成为大家放弃携带冲锋衣的理由,这也是举办方罪责难逃的原因之一。


人类自古以来都有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追求,但这样的追究应建立在生命安全的前提之下,否则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安全意识要求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都要对危险保持警惕,这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把安全作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方式,才能让自己多一份安全的保险,事故都是突发的,它总是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薄弱环节突破。希望5.22甘肃白银百公里越野赛血的教训,成为广大极限运动爱好者应对安全风险的一面镜子,对我们今后的行为起到安全警醒的作用。安全需要学习,而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从别人的失败中警醒,而不是在自己的教训和代价中成长,因为失去生命的代价我们承担不起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6695690